Posts

🕊路加福音 3:1-20 ✨施洗約翰的工作✨

  📖經文📖 路3:1-20 1凱撒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本丟‧彼拉多作猶太巡撫,希律作加利利分封的王,他兄弟腓力作以土利亞和特拉可尼地方分封的王,呂撒聶作亞比利尼分封的王, 2亞那和該亞法作大祭司。那時,撒迦利亞的兒子約翰在曠野裏,神的話臨到他。 3他就來到約旦河一帶地方,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 4正如先知以賽亞書上所記的話,說: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 5一切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岡都要削平!彎彎曲曲的地方要改為正直;高高低低的道路要改為平坦! 6凡有血氣的,都要見神的救恩! 7約翰對那出來要受他洗的眾人說:「毒蛇的種類!誰指示你們逃避將來的忿怒呢? 8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不要自己心裏說:『有亞伯拉罕為我們的祖宗。』我告訴你們,神能從這些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子孫來。 9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裏。」 10眾人問他說:「這樣,我們當做甚麼呢?」 11約翰回答說:「有兩件衣裳的,就分給那沒有的;有食物的,也當這樣行。」 12又有稅吏來要受洗,問他說:「夫子,我們當做甚麼呢?」 13約翰說:「除了例定的數目,不要多取。」 14又有兵丁問他說:「我們當做甚麼呢?」約翰說:「不要以強暴待人,也不要訛詐人,自己有錢糧就當知足。」 15百姓指望基督來的時候,人都心裏猜疑,或者約翰是基督。 16約翰說:「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但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來,我就是給他解鞋帶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 17他手裏拿著簸箕,要揚淨他的場,把麥子收在倉裏,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了。」 18約翰又用許多別的話勸百姓,向他們傳福音。 19只是分封的王希律,因他兄弟之妻希羅底的緣故,並因他所行的一切惡事,受了約翰的責備; 20又另外添了一件,就是把約翰收在監裏。 📖內容📖 弟兄姊妹平安,今日所讀的經文是《路加福音》3章1節至20節,題目是「施洗約翰的工作」。這段經文聚焦施洗約翰如何為基督預備道路,他的生命與服侍,正是我們建立屬靈生命的提醒。 一、簡僕中聽聆聽神話語 路加福音第3章1-2節記載了當時的政治背景及宗教領袖,羅馬皇帝凱撒提庇留,是有才幹出眾但殘忍專制的統治。本丟彼拉多是猶太巡撫,後來在耶穌受審時洗手推卸責任,將祂釘十字架。希律就是施洗約翰指責他娶弟兄之妻希羅底,因而被囚禁並殺害(路3:19-10)。...

🕊路加福音 2:1-52 ✨耶穌的降生與成長✨

  📖經文📖 路2:1-52 📖內容📖 弟兄姊妹平安,今天所讀到的經文是路加福音2:1-52節,題目是:耶穌的降生與成長。 今天的主題是耶穌降生與成長,剛好提到了耶穌降生的預言,近期討論很高的議題,因一本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中疑似「預言」2025年7月5日將發生重大災難,引發亞洲地區民眾恐慌,甚至影響航空與觀光產業。的確,「預言」對人來說是很著迷,人很想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在聖經裡門徒也問耶穌,袮再來的時間是什麼時候,但耶穌卻回答說: 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獨父知道。 聖經對於耶穌降生的預言最早出現在以賽亞書 7:14:「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耶穌降生預言早已應驗,許多的歷史證據都足以證明耶穌來過世上,耶穌的降生與全人類息息相關,關係到人如何與神恢復關係,以及每個人都能白白領受的救贖恩典,神對全人類最重要的啟示,傳揚重要啟示的權柄給了每位基督徒。 記載耶穌的降生在四福音書中只有馬太和路加記錄此事,但二人在內容和觀點有著不同角度來表達耶穌的降生。馬太通過記載東方博士的敬拜(太1:12)、希律王屠殺男嬰(太二13-18)講述耶穌的降生。強調耶穌雖是萬王之王,但受到自己百姓的排斥。相反的,路加記錄耶穌誕生在馬槽裡(2:1-7節)、天使的頌贊(2:8-14節)、牧人的敬拜(2:15-20節),強調耶穌雖卑賤地來到世上,卻是配受天使和人類敬拜的彌賽亞。 1.從馬槽開始的救恩記號: 因著凱撒亞古士督頒布人口普查的命令,使得約瑟和馬利亞被迫從拿撒勒到伯利恆,途中過夜的時候「因為客店裡沒有地方」,耶穌被放在馬槽裡,馬槽是一個極其簡陋、幾乎不被重視的地方,在當時的巴勒斯坦地區,馬槽可能位於洞穴式的馬廄或農舍的一角,與牲畜共處的空間中,除了牲畜以外,也有糞便、飼料的味道,主耶穌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出生,但它卻成了宇宙中最神聖的一幕降臨之地。從那一刻開始,神所預備的救贖計劃直到如今仍然應驗。 2.福音臨到牧羊人: (路2:8-10)在伯利恆之野地裏有牧羊的人,夜間按着更次看守羊羣。 有主的使者站在他們旁邊,主的榮光四面照着他們;牧羊的人就甚懼怕。 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 牧羊人通常被視為社會底層,與宗教領袖、富人等階層有明...

🕊路加福音 1:1-80 ✨救恩臨到✨

  📖經文📖 路1:1-80 📖內容📖 弟兄姊妹平安,今天要讀的經文是《路加福音》第1章整章,題目是「救恩臨到」。 《路加福音》的作者是路加,他是四福音中,唯一一個不是猶太人,是敘利亞的安提阿人,也未曾真正親身跟從耶穌。他是一位醫生,是使徒保羅的親密同工,並在保羅的傳教旅程中陪伴著他。除了此書卷外,他亦有寫作《使徒行傳》,兩卷書之間也有延續性。 今天經文一開始提到了此書卷的寫作對象是提阿非羅大人,名字的意思是「神所愛的」,當時猶太人是在羅馬政府的統治下,所以他可能是羅馬的一個高級官員。接著,經文提到「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就定意要按著次序寫給你,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這指出了此書卷的寫作特色,就是根據路加所搜集到的資料,按時序寫作,為要向提阿非羅大人指出耶穌基督和福音的真實性。 今天的經文主要講述有關施洗約翰的出生和耶穌基督的降生的預言,當論到施洗約翰時,經文這樣記載:天使對他說:「撒迦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你的祈禱已經被聽見了。你的妻子伊利莎白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約翰。你必歡喜快樂;有許多人因他出世,也必喜樂。他在主面前將要為大,淡酒濃酒都不喝,從母腹裏就被聖靈充滿了。他要使許多以色列人回轉,歸於主-他們的神。他必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為父的心轉向兒女,叫悖逆的人轉從義人的智慧,又為主預備合用的百姓。」(路1:13-17) 這段經文提到施洗約翰的工作,為耶穌預備道路,使人歸信主。而論到耶穌的降生時,經文這樣記載:天使對她說:「馬利亞,不要怕!你在神面前已經蒙恩了。你要懷孕生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他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主神要把他祖大衛的位給他。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他的國也沒有窮盡。」(路1:30-33) 耶穌就是應許要來的猶太人的王和拯救者。而以上兩個預言指出了此書卷的關鍵字,就是「救恩」、「聖靈」和「喜樂」。當時的猶太人正在羅馬的壓迫之下,並在先知瑪拉基後,神的話語已有四百年之久未向他們傳達,他們此刻像是被遺棄的一群民族,切切期盼舊約所提到的救主-彌賽亞的到來,拯救他們脫離水深火熱之中。而其實神從未忘記他們,在祂的拯救計劃中,一早已為他們預備了一位救主、君王,就是耶穌基督。因此,藉著施洗約翰的預備工作和耶穌的降生,「救恩」就臨到整個猶太民族。「救恩」的意思是到拯救人脫離罪惡和死亡,是一份救贖的...

見證故事: 真有天堂,你願去嗎?(武漢老人家)

我從來沒有想過能活到80歲,更沒想到在84歲這一年竟然信了主耶穌,這一切是那麼奇妙無比。 感歎人生的無奈 1940年我出生於湖北武漢,家境清貧。父親靠做小批發生意賺錢養家糊口,勉強度日。因為沒有條件治病,父母在50幾歲時就相繼過世了;我的姊姊和一個妹妹也都是在50幾歲時離世。所以四年前當我度過80歲生日的時候,心裡實在是感慨萬千。 小時候,我曾幫媽媽賣過冰棒;高中時,我在碼頭用扁擔挑沙子來補貼家用。雖然生活條件很艱苦,我還是非常幸運地跨進了大學的校門。正像許多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一樣,我自小接受無神論教育,從沒有聽說過有關上帝及耶穌基督降世救人的信息。僅有的印象是兒時鄰居家有人去世,修女們來唱歌,歌聲柔和動聽,心裡感覺很安寧。 隨著年歲增長,身邊的朋友和同事們一個個開始因病先後離世,這使我不禁感歎人生的無奈,每次都調侃一句:「人都排著隊往前走呢!」人生的意義究竟在哪裡?因為想也想不明白,索性就不去想了。 拒絕福音20年 2003年年初,我和老伴來到美國幫女兒看孩子。當時附近華人教會的黃牧師夫婦是我們的鄰居,他們為人謙和、善良,很有愛心。女兒常常帶我們去教會聽黃牧師講道,但對於上帝以及祂的獨生子耶穌,我一直都是半信半疑。先入為主的無神論是根深蒂固的,讓我不假思索地否定了上帝的存在。哪有上帝?人死如燈滅,哪有永生這麼好的事? 這之後的20年間我在中美兩國之間數次往返。每一次女兒都不遺餘力地把我帶到教會和團契,希望我能夠接受福音。我雖然一直還是半信半疑,但有兩件事我能肯定:一是信上帝的人很有愛心;二是信上帝的人不怕死。 2024年5月的一天,吃晚飯時女兒又一次提到上帝聽她禱告,保守她的見證。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我聽後沒有說我常說的那句話:「哪裡有上帝呀?」女兒見我態度溫和,就接著說:「老爸,我們不能證明上帝存在,但也不能證明上帝不存在。上帝從不勉強人去接受救恩,人們的選擇是出於自願,因為只有願意接受的人才能得到祂的救恩。老爸,如果真的有天堂的話,您願意去嗎?」那一刻,我竟連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如果真的有天堂的話,我願意去。就是這麼一句話,讓女兒霎時間淚流不止。她一邊哭一邊說:「老爸,您知道嗎?人只能在活著的時候做選擇。一旦生命氣息結束,信的人和不信的人就將永遠天人兩隔, 因為主耶穌說過:『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約翰...

Five Major Reasons for Church Decline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Social Survey, the proportion of Christians and Catholics in the U.S. population decreased from 86% in the 1970s to 63% in 2018. Concurrently, the percentage of religiously unaffiliated individuals rose from 5% in 1970 to 23% in 2018. A Pew Research survey published in September 2020 revealed tha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young people are leaving the church and losing their religious faith. Post-pandemic, churches have generally experienced a decline in attendance. The reason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Lack of Outstanding Leaders Modern individuals are increasingly educated, thoughtful, and knowledgeable, leading to higher expectations for leaders. They often admire political, business, and media leaders who are eloquent, bold, and visionary. When they apply these standards to Christian leaders, they find them lacking. They may not realize that societal standards shouldn't be directly applied to the church. However, the church must also reflect: ...

教會衰退的五大原因

據芝加哥大學的General Social Survey調查報告,在美國的人口中,基督教和天主教信徒人數從1970年代的86%,下降到2018年的63%;無信仰的人,從1970年的5%升高到2018年的23%。而Pew Research在2020年9月公佈調查,發現年輕人越來越多離開教會而失去宗教信仰。 疫情之後,教會的人數普遍流失。究其原因,無外乎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出色領袖的缺乏 現代人的教育水準不斷上升,較有思想和知識,所以對領袖的要求都比以前高。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見到一些政治領袖、商業領袖、媒體領袖都是口才出眾,言行大膽,目光遠大,所以很佩服他們。他們拿這樣的眼光回看基督教的領袖,便達不到期望值。他們不知道不能用社會的眼光看教會,當然教會也需要反思,除了上一代的Billy Graham(葛培理)外,又有幾位出色的宗教領袖對社會有貢獻呢?即便有貢獻,我們又如何讓社會更多地了解他們呢?比如說,在新冠瘟疫這些年,美國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的最高領導Dr. Francis Collins是一位基督徒,他是世界公認的頂級科學家,幫助人類在一年內出產高效率的疫苗,可是教會對他們有幾分肯定?在社會上又有多少正面的宣傳?所以在教會圈子內當領袖,踏出教會便沒有影響力,說的話社會不會聽,也不會跟隨,基督教自然被邊緣化。 更不幸的是,有少數天主教和基督教領袖出現性醜聞,被傳媒大加炒作醜化,而教會的管理層,都顧左右而言他,裝作沒事,沒有代表性的領袖們商量止損方案而站出來向社會作損害控制(damage control)的行動,以挽回社會對教會的信心,這是很重要的公關管理(public relations)。華人教會也有性醜聞出現,結果都是被藏起來,受害者忍氣吞聲,得不到公平對待,因為沒有敢行公義的宗教領袖,侵犯人的領袖就可靜靜地避過法律制裁。醜聞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發生後,教會的形象大大受損,實在是落後,天主教和基督教便漸漸失信於社會。 華人教會向來各自為政,教會之間存著競爭猜忌,很少有多間教會一起合作,幹出貢獻社會令人佩服的大事,所以不受社會重視,更不會相信教會講的福音。 政界和娛樂界都是很影響人的行業,它們會用人力和資源去推出一些領袖和明星,目的是影響大眾去追隨,使行業收益。教會卻不懂這公關技巧,縱使有出色的領袖也不會向社會推介,覺得這是世俗的方法...

今天的教會最缺甚麼?What is the church most lacking today?

1. 今天的教會不缺知識,乃缺神的話。 知識叫人自高自大,知識讓人成為大頭娃娃。唯有神的話叫人得生命,且得更豐盛的生命;唯有神的話叫人認識自己,且謙卑認罪;唯有神的話像春雨、像甘露,滋潤人心;唯有神的話帶給人信心和盼望,力量和安慰。 Today's church is not lacking in knowledge; it is lacking in the Word of God. Knowledge puffs up and makes people arrogant; knowledge turns people into "big-headed dolls." Only the Word of God gives life—and life more abundantly. Only the Word of God helps people know themselves, leading to humility and repentance. Only the Word of God is like spring rain and dew that nourishes the heart. Only the Word of God gives people faith and hope, strength and comfort. 耶穌說:「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6:63)「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4:4b)先知耶利米說:「耶和華—萬軍之神啊,我得著祢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祢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因我是稱為祢名下的人。」(耶15:16) Jesus said, “It is the Spirit who gives life; the flesh profits nothing. The words that I speak to you are spirit, and they are life.” (John 6:63, NKJV) “Man shall not live by bread alone, but by every word that proceeds from the mouth of God.” (Matth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