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尊重神的僕人

今天教會會眾對傳道人要求日高,總希望傳道人有百般恩賜:講道、探訪、行政、關懷、團契……樣樣俱行。 但會眾對傳道人態度如何?可曾反省? 無可否認,有些會眾對傳道人敬愛有加;但也有不少將自己看作老闆,把傳道人當作他們的僱員,“他領了教會的薪水,他就要按照我的標準去做”,有些會眾更批評這個傳道人年紀太輕,倒轉頭指揮他做事,什麼事情都要經過他們批準,傳道人才可以做。 其實,傳道人是神的僕人。究竟神要我們怎樣對待祂的僕人?請細讀以下經文: 「那善於管理教會的長老,當以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勞苦傳道教導人的,更當如此。」 (提前五17) 列王記下二章23至24節上記載了一件可怕的事,先知以利沙上伯特利時,有一班童子尾隨嘲笑他,說:「禿頭的上去罷!禿頭的上去罷!」結果,他們中間42個童子被母熊撕裂!他們付的代價實在太沉重了。 拿神僕來開玩笑,不尊重傳道人,攻擊傳道人是很嚴重的事,一間教會究竟怎樣去挑選執事領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連最基本的去尊重、去扶持、敬重一個傳道人都做不到,不要說是做領袖,連做基督徒的資格都沒有。即使一間外表好像健全的教會,但內裏已經腐敗不堪,一直存在的問題就是傳道人一個走一個,永遠存在於聘請牧者的階段,因為許多忠心服事主的僕人,在教會中受盡閒言冷語,一些無理的批評和攻擊,這就是一個不健全教會的現象,執事委員會、領導層可有正視問題、自我反省呢? 請注意,每當我們對神的僕人冷嘲熱諷時,不但是在嘲笑人,也表露了我們對神的不敬,不愛教會的表現,所以請切勿言語攻擊、幸災樂禍,要多為傳道人禱告,紀念他們的勞苦!

靈命塑造與事奉

事奉與屬靈生命 最近見參與事奉的弟兄姊妹有很多掙扎,甚至感到枯乾,當牧者邀請弟兄姊妹事奉時,有人會說:“沒有其他人可以事奉嗎?你去叫其他人吧!我某某星期不來教會,不要給我太多次,我要早走、不會留到全場崇拜”, 因此一間教會的工作往往就是得一、兩個弟兄姊妹願意付出、大多數都是牧者去做,這正正是很多教會面對的困難,教會不健康、不成長的原因,不由得問:事奉與靈命有何關係? 身為牧者,不時見到一些信徒靈裡沒有成長,雖然表面熱心,擔任不少服侍。但只像聖誕樹,掛滿飾物,不是生命的果子!假如我們離開耶穌,就像枝子離開葡萄樹般,沒有根。這樣的信徒,要是在教會中比例多,初信者就容易以這些人為榜樣,錯認屬靈成長就是這樣。 真正的靈命成長,需要轉化與陶造,有深刻的內在體會,不是徒有外表。 生命轉化需時日 不少信徒信主不久,便公開作見證。無可否認,他們曾有深刻經歷;但這不等於生命更新。內在生命需經多年塑造。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凡有生命的,不論花果鳥獸,都須要時日方能成長,需要歷煉方能臻於成熟。 今天我們看靈命成長,往往忽略了這自然的過程。不少教會佈道意識強,往往以戲劇性濃厚的見證吸引人;但這容易令人誤解信仰,以為一信主便可解決一切問題,如平凡的立刻變得卓越高超。 其實,對信仰有特殊經歷的人,內在生命也需要不斷深化與沉澱,才能真正裡外更新,生命成長。 信徒內在生命的根深,才能結果子。如果根基膚淺,果實豐盈,那就得問是怎麼生長的──究竟是生出來的,還是掛上去的呢? 有些信徒剛信主,有才幹,若只看表現,很容易讓人以為他很出色。而事實卻不如此。當然,我相信上帝會使用他們。但是他們也不能迴避生命要往深處扎根的問題。保羅有了大馬色的經歷後,也得在阿拉伯曠野住三年;到他和巴拿巴同在安提阿事奉時,已歸主十多年了! 服侍、事奉的真諦 深處扎根極其重要,只是成長的路該如何走,有沒有具體指標?從聖經來看,每個人活著都是為了服侍神和服侍人。 「事奉」廣義是指信徒活出上帝要他活出的生命──服侍祂、榮耀祂。 我們信主後,若立志為主而活,在家盡本份作好兒子、女兒、丈夫、妻子、爸爸或媽媽,也算是一種服侍。上帝將我放在某崗位,必有要我做的事;實踐這召命就是在事奉祂。 「事奉」是為主而活,愛主、服侍主、服侍人。這是廣義的「事奉」,是一切事奉的基礎。不要以為事奉只是參與教會一些事工。事奉是:為主而活,讓主居首位。 倘若有人以為

How much of the Bible is prophecy? 聖經中有多少是預言?

J. Barton Payne’s  Encyclopedia of Biblical Prophecy  lists 1,239 prophecies in the Old Testament and 578 prophecies in the New Testament, for a total of 1,817. These encompass 8,352 verses. Prophecy accounts for a major portion of the entire canon of Scripture. Numerous books in the Old Testament contain prophecy—some include short statements about the future, and others feature entire prophetic visions. In the New Testament, almost every book contains some prophecy, with Revelation being wholly devoted to a prophetic vision. 預言佔整本聖經正典的主要部分。 舊約聖經中的許多書卷都包含預言──有些包含有關未來的簡短陳述,有些包含完整的預言異象。 在新約聖經中,幾乎每本書都包含一些預言,而《啟示錄》則完全致力於預言性的異象。 By one count, about 27 percent of the Bible is predictive (Payne, J. B.,  The Encyclopedia of Biblical Prophecy , Baker Pub. Group, 1980, p. 675). This means that, when written, over one fourth of the Bible—more than one in four verses—was prophetic. Professor and theologian J. Barton Payne lists 1,817 prophecies in the Bible (ibid., p. 674). The consistent relatio

為人父母的教導角色

毫無疑問,父母的稱呼裡有著特別的角色意義。但角色到底是甚麼?信主前都知道,父母無外乎是兒女生活的供應者、知識的促進者、品行的規範者。信主後,更是應該把兒女帶到神面前,按聖經原則教導他們的言行舉止。在這方面,使徒保羅對父母的角色有很好的提醒:「你們也曉得,我們怎樣勸勉你們,安慰你們,囑咐你們各人,好像父親待自己的兒女一樣。」(帖前2:11) 一、做兒女的鼓勵者 你的兒女需要鼓勵的時候,他們會找誰呢?是找你嗎?若是我們的兒女需要鼓勵,卻沒有想到要來找我們,我們在做兒女鼓勵者的事情上就嚴重失職了!使徒保羅在講到父母如何待自己的兒女時,首先提到的是「怎樣勸勉你們」,這是和合本的翻譯。在英文新國際版本和現代譯本的翻譯中,都翻譯成「鼓勵」。為人父母的職責之一便是做兒女的鼓勵者。 「鼓勵」是「激發」、「勉勵」的意思,目的在於「勉人向上」、使人「振作精神」。相信沒有父母會故意壓抑、打擊自己的孩子。但是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所行、所說的,究竟更多的是批評、指責呢?還是我們站在兒女身旁,為他們鼓掌、歡呼,幫助他們振作向上呢? 在鼓勵方面,我們有否真誠地因著神把孩子作為產業賜給我們而感恩?是否告訴我們的孩子,他或她是神給我們家庭最好、最寶貴的禮物?(參詩127:3)我們是否奉著主的名常常為我們的兒女祝福?(參羅12:14)我們是否成為我們兒女生命中最積極、最主動、最歡喜快樂的榜樣? 在教養兒女上,聖經有很多教導。其中一點就是:「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弗6:4)「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西3:21)一個惹兒女生氣的父母,乃透過言語行為,造成兒女心中忿恨,以致帶來長久性格上的影響。 人的話常說:「不要惹父母生氣。」但神的話卻告訴我們:「不要惹兒女的氣。」這話是直接針對父親來說的,因此做父親的人需要格外留意。但這話也是同樣適用於母親們的。 怎樣才能避免惹兒女的氣呢?以下這些行為是父母必須棄絕的:1)在兒女之間有偏心,如重男輕女、因兒女成績好壞、地位高低、成功大小等,而偏心待人;2)不公平,只因兒女年紀小,把自己的脾氣發洩在兒女身上;3)明明是自己錯,卻死要面子,拒不道歉,從來不跟兒女說:「對不起」;4)沒有鼓勵,只有責備,甚至一點點的鼓勵也是為了接著而來的責備;5)不顧家庭,夫妻爭吵,甚至離異,有外遇等等,弄得全家雞犬不寧,這都

饒恕就是「釋放」

  今天我們正生活在一個非常不平安的環境當中,因著新冠疫情的影響,加上美國警察執法不當引起很多示威動亂,這兩件事似乎都被人與「種族歧視」連上了關係。其實人際間的「歧視」並不新鮮,任何時代,只要有人的地方,便有歧視;再加上人為的政治因素,人際關係只會越發被撕裂,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充滿了衝突、排斥、鬥爭、制裁、報復等。不難看到,這個世界越來越多混亂,越來越多仇恨,越來越多鬥爭不和睦。因為人們忘記了「仇恨並不能解決仇恨」,我們實在需要彼此饒恕。 一、恨是一種「無期徒刑」 主耶穌曾教導我們:「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饒恕:原文是釋放)。」(路6:36-37)我們的心靈常常因著恨的緣故,不斷地被捆綁和煎熬。「恨」實在是一種無期徒刑。著名小說The Hiding Place《密室》的作者,為一位荷蘭虔誠的基督徒,名叫柯莉(Corrie Ten Boom)。描寫她的父親在二戰時,因為保護和藏匿猶太人而受連累,被關押在德軍納粹的集中營。後來她的爸爸和姊姊都死在集中營,她卻因為德軍的一個錯誤處理,竟然被釋放。1947年大戰結束後,柯莉為回應神的呼召,願意饒恕那些在集中營傷害過她的人。有一天,她在慕尼黑一所教堂,對著很多德國人講述她在集中營的經歷,她見證說:「我們只有饒恕,才能夠走出這種仇恨的捆綁。」散會後,有一個德國人走到她的跟前,對她說:「我以前在集中營裡面是個守衛,曾經作過很多壞事,我已經信了耶穌,是個基督徒,妳今天講得很好,能不能和妳握個手?」柯莉一眼就認出這個守衛,就是當年曾虐待過她、姊姊和父親的那個人,自己和家人被苦待的圖畫再一次浮現在眼前。「仇恨」讓她提不起手來,和這個曾經深深地傷害過自己的人握手。原來站在台上講「饒恕」很容易,可是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傷害過妳的人,就是連和他握手也很困難。她立刻禱告:「主耶穌啊,請祢將祢的饒恕給我,好讓我能夠饒恕這個人。」禱告完,她慢慢將手伸出來,當他們的手緊緊握著的時候,她才意識到,她真正地得到了釋放。原來戰爭雖然勝利,她還一直沒有被釋放,她的心靈還被緊緊地關在這個「仇恨的監獄」裡面。直到此時,她才真正體會到心靈被釋放,並且完全脫離了那個無期徒刑的捆綁。 原來「饒恕」不是個理論,而是一個被傷害的、被破碎的、被撕裂的心靈,能夠伸出手來,去接納那個

基督徒應如何看瘟疫

  新冠病毒已經肆虐全球兩年多了。到目前,全球因這瘟疫而丟掉性命的人數已超過五百萬,單單美國公佈死亡人數亦已過70萬人。在長時間居家期間,我常想這次全球性的瘟疫發生和傳播是偶然的嗎?既然連無比驕傲兇殘的尼布甲尼撒王都明白「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但4:17),那無數的家庭失去了親人,失去了快樂,是充滿仁愛的神所樂意看到的嗎? 溫習聖經 翻開聖經,提到瘟疫,至少有四、五十處之多;而且沒有一處不是在顯明神的警告、刑罰和管教的。讓我們選讀以下幾處經文: 1. 神以十大災難中的第五災,對法老和埃及人的懲罰,就是在牲畜上,必有重重的瘟疫(參出9:1-7)。這是在聖經中,首先記載關於瘟疫的事情,且是首先在牲畜身上發生了瘟疫。但是神作了分別的工作;「埃及的牲畜幾乎都死了,只是以色列人的牲畜,一個都沒有死。」(出9:6)摩西和以色列會眾,都看見了,經歷了,記在心中,信服神了。 2. 可拉、大坍、亞比蘭和安一黨的人,煽動以色列人,反對摩西的領導權。神不但使地開口,把他們活活地吞下去,而且以瘟疫攻擊那些反對神的以色列民,有上萬的人死於瘟疫(參民16章)。這是聖經中首先提到的,人犯罪反對神,神以瘟疫來制止人的罪惡氾濫。但是神的僕人摩西是甚麼態度呢?他催促亞倫捧著平日禱告使用的香爐,不顧自己的安危,跑進瘟疫正發作盛行的地方,站在活人和死人中間,帶領民眾認罪禱告後,瘟疫就止住了。 3. 摩西差遣12個探子去探查迦南地,十個探子回報惡信,結果「這些報惡信的人都遭瘟疫,死在耶和華面前。」(民14:37)這已很清楚地顯明,瘟疫已是神用來懲罰和警告人的方法了。但是「其中唯有嫩的兒子約書亞和耶孚尼的兒子迦勒仍然存活。」(民14:38)神的懲罰並沒有落在信從祂旨意,服從祂命令的人身上。 4. 大衛犯罪,神提出三種刑罰,聽憑他選擇;大衛無奈只好選擇了三天的瘟疫,結果僅一天就死了七萬人。神藉著大規模致死的瘟疫,懲罰教訓大衛和以色列民。但是當「天使向耶路撒冷伸手要滅城的時候,耶和華後悔,就不降這災了……大衛……禱告耶和華說:『我犯了罪,行了惡……願祢的手攻擊我和我的父家。』」(撒下24:16-17)神的公義和神的慈愛都彰顯無遺。 5. 先知耶利米記錄神多次宣告說:「並且我要在怒氣、忿怒,和大惱恨中,用伸出來的手,並大能的膀臂,親自攻擊你們;又要擊打這城的居民,連人帶牲畜都必遭遇大瘟疫死亡。」(耶21:5-6)

復活節的默想

為甚麼死而復活不合人的邏輯? 當我默想救主耶穌基督的死和榮耀的復活,我有以下的感想:為甚麼基督徒竟然會相信一個名叫耶穌的人,在兩千多年前曾遭受巨大的身體創傷和刑罰,最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卻榮耀地復活?他們並不在現場,只是單純地相信聖經所記載的這些事件是絕對真實的。按照世俗的標準,基督徒真的不合邏輯,甚至有些愚蠢,因為沒有一個正常人會在死後復活。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全部的奧秘所在是:拿撒勒人耶穌並不是普通人,祂的降世是童女馬利亞由聖靈感孕,所以祂既是完全的人又是完全的神。祂雖然肉身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祂的神性又使祂有大能從死裡復活,戰勝了死亡。「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羅馬書4:25)耶穌流血犧牲是為贖人類的罪,祂的復活吞沒了人人無法解決的死亡。如此,耶穌成為人與上帝和好的唯一中保和橋樑,也是人類得救恩的唯一出路,因祂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翰福音14:6)主耶穌的救贖方式和神蹟大能,按人正常的邏輯和推理是不適用的。「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上帝的大能。」(哥林多前書1:18)「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哥林多前書15:14)如果使用正常的人類推理和論證,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之間對於復活的觀點很難調和,而且沒有商量餘地;但這純粹是屬靈的事,需要從屬靈的角度來解釋。 需要聖靈打開我們屬靈的眼睛 由於我們墮落的罪的本性,從屬靈的角度來說,我們所有人生來都是靈性盲目及死亡的,我們自己的努力完全無法解決罪與死的難題。我們需要通過學習聖經,在聖靈的光照下開啟我們屬靈的眼睛,才能明白上帝的真理並接受祂。 當耶穌死在十字架上時,祂為罪人提供了完美的代贖,聖靈打開一個靈性死亡者的心和瞎眼人的眼睛,讓他明白福音,看到自己的無助,繼而產生對福音有正確的回應,然後改變心思意念,真心認罪悔改而轉向耶穌。如此他的罪就得到赦免,與上帝和好,並擁有永生的福分,這是何等的美好! 當聖靈對一個人這樣做時,他就「重生」了,他的生命從內到外將發生徹底的改變。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就像死人起死回生,瞎子重見光明一樣!上帝是行神蹟的神,只要我們在祂面前真心認罪悔改,祂能夠拯救墮落和有罪的人類到底!所以本質上救恩百分百是上帝的工作。 主耶穌從死裡復活是至關人生命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