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February, 2024

道德高尚的人應該都讓進天堂?

問: 聽基督徒說,只有相信耶穌的人才能進天堂。我認為基本上道德高尚的人,都應該讓他進天堂,否則不公平,說明上帝心胸狹窄。 答: 如果你為自己和家人蓋了一棟豪華別墅,我看了很喜歡,所以對你說,我也要搬進來。如果你拒絕,我能說你心胸狹窄、不公平嗎? 耶穌對祂的門徒說:「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約翰福音14:2-3)天堂是上帝的家,是祂為自己的兒女預備的,當然只有祂有權決定誰能進去,況且上帝這麼做是有原因的: 1.天堂之所以美好,因為沒有罪 為甚麼人人都喜歡天堂?因為有天使和豎琴嗎?不是,只因為天堂是一個完全沒有罪惡的地方!沒有罪惡就沒有痛苦。痛苦來自罪惡,若不是自己的罪,就是別人的罪。 有很多上班族表示:「工作本身並不辛苦,應付人事問題最麻煩。」為甚麼?人有罪!例如客戶欺騙你、同事打小報告、員工偷懶、老闆刻薄等。家裡沒有麻煩嗎?說笑!丈夫有外遇、太太潑婦罵街、孩子反叛、婚姻不幸……唉哎! 為甚麼有這麼多的問題?皆因罪!耶穌說:「因為從裡面,就是從人心裡,發出惡念、苟合、偷盜、凶殺、姦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謗讟、驕傲、狂妄。」(馬可福音7:21-22)只要有一點點這些,痛苦就會隨著來。聖經說:「你們中間的爭戰鬥毆是從哪裡來的呢?不是從你們百體中戰鬥之私慾來的嗎?」(雅各書4:1) 你可能抗議:我剛才問,為甚麼道德高尚的人不能進天堂,不是問為甚麼罪人不能進天堂。 世界上有很多道德標準,警員的、傳統的、聖賢的,他們頂多能叫社會安定,但絕不能與上帝的標準相提並論,不能剷除罪惡,所以無法解除所有痛苦。「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馬書3:23)若要進入上帝的天堂,就要達到上帝的標準──完全無罪。 2.人的罪性會導致實際犯罪 無可否認,世界上有很多看起來道德高尚的人,但是聖經告訴我們,人人都有罪性:「我是在罪孽裡生的。」(詩篇51:5)「人從小時心裡懷著惡念。」(創世記8:21) 罪性有如今天新冠的無症狀感染者,雖然暫時無症狀,但毒素潛在,隨時可發病,而且能傳染人。聖經也告訴我們,這樣的人一旦遇見試探,就產生犯罪的行動:「私慾(心裡懷的惡念)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雅各書1:15) 天堂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完全沒有罪惡,假若這...

幫助孩子不迷惘/網

現在是 充滿網路及各種媒體的時代,帶給我們許多便利、豐富、有趣,也帶給人越來越大的誘惑,尤其是身心正在快速發育的孩子們。我多年一直從事對網癮孩子們的關懷輔導,單單在一個月裡,我的工作對象中就又增多幾例:一位12歲女孩,所有課餘時間都在瀏覽喜歡的網站,看二次元小說、漫畫、b站,還喜歡在社交軟體上跟同學聊天;一位13歲的男孩,沉迷於網路和遊戲而不願上學,和父母衝突不斷;一位14歲男孩課餘時間總拿著手機或平板電腦玩遊戲、看影片,並說這樣才覺得舒服,不懂如何與父母講話;一位15歲女孩目前休學中,無任何現實中的人際社交,整天看平板電腦,加入數個粉絲群與網友聊天;一位17歲男孩,最近斷斷續續不上學,完全不寫作業,整天在家打遊戲,有自傷行為。 青少年沉迷網路的負面情況總體上是:睡眠及作息混亂、學業明顯退步、忽略或拒絕與家人溝通、不願社交、說謊或不說實話、情緒及性格的異變、被網上不良內容的洗腦等。 孩子們為甚麼會對網路容易著迷? 1.大腦有獎勵中樞 對網路著迷與人的大腦運作機制有關。大腦的化學變化是一系列神經在負責傳導「很爽」(快樂)的感覺。從腹側被蓋區到依核的多巴胺神經迴路,構成天生的「大腦獎勵中樞」;掌管報償、獎賞、快樂、安慰劑效果等活動反應,它鼓勵有助生存的行為,如:飲食、社交互動、追求成功等。 有神經學研究發現,沉迷網路而成癮的大腦反應,就像對其他癮物一樣,都會讓大腦分泌大量的多巴胺,使人覺得愉悅舒服;但一段時間之後,就需要更多的多巴胺才能得到同樣的歡愉感,否則就會陷入情緒低谷。於是人就會更多去上網、使用癮物刺激多巴胺。 大腦獎勵中樞對於人們生命存活、生活動力非常重要,帶給人極大的快樂,但如果人們無時無刻地對某事、某物慾求不滿,就代表大腦的獎勵機制被打亂、破壞、失調了。 由於孩子的大腦皮質層前額葉,也就是掌管負責認知、決策、專注力及調節情緒的重要區域還沒發育成熟,所以我們尤其在孩子身上會發現他們上網看的、玩的、購物、聊天,只要是刺激大腦產生多巴胺的(快樂的),他們就會越來越想要、越來越沉迷其中。 2.其他有關原因 A: 孩子想滿足內在需求,網路成為快樂、滿足的替代管道。 當孩子逐漸成長,十歲左右就開始進入青春期。他們的成長和需要包括:適應生理上的改變、對性好奇、心理和行為追求獨立、建立自我認同(能發揮自己)、建立社交關係、學業或職業的探索、需要被接納、有歸屬感、情緒的調節、...

年與福

人為甚麼把年與福聯繫在一起,新年之際隨時隨處都互道祝福?原來年和福在聖經中都出自一處,就是開篇上帝創造萬有的那一部分。也許你從沒想到過這個問題,我們不妨瞭解一下。 時間從哪裡來? 在聖經的開篇創世記中有這樣一句經文: 「上帝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並要發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這樣成了。於是上帝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又造眾星,就把這些光擺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管理晝夜,分別明暗。上帝看著是好的。」(創世記1:14-18) 原來年歲與太陽、月亮和地球三者之間的運轉關係密切。這三個星體都是按著規律一刻不停地運轉著,極其和諧有序。地球在圍著太陽轉的同時也在自轉,一會是東邊朝著太陽,一會又輪到西邊朝著太陽;地球在自轉和公轉中,又被月球圍著轉。 1.關於年月日的由來 如果以太陽演算,地球繞太陽一圈就是一年,華人稱之為「西方年」或「陽年」,新年第一天就叫「元旦」; 但華人傳統上是以月亮演算,月亮繞地球12圈就是一年,華人稱之為「陰年」或「春節」,新年第一天叫「大年初一」。中國人為甚麼以月亮繞行地球12圈為一年?這出於傳統的農耕生活,莊稼的春種夏耕秋收冬藏的一個迴圈,也是花草果木的春華秋實、葉綠葉落的一個迴圈,如此就分出節令、記號。 另外,月亮每繞地球一圈就是一個月;地球自轉一圈就是一天。 「上帝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創世記1:5) 如此我們的生活就分出晝夜、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球、月亮和太陽之間如此複雜的相互運轉關係,就使我們生活在宇宙的空間和一定的時間裡。 2.關於週的由來 除了年月日,上帝在創造時間時,也形成了一週的概念,更好地說明在生活中作記號。祂在創造天地萬有時,不斷出現「有晚上,有早晨」, 直「到第七日,上帝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祂一切的工,安息了。上帝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上帝歇了祂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創世記2:2-3) 第七日,在西方以星空命名的日曆中稱為Saturday,中國稱為週六。 人類犯罪後,上帝為了拯救人類,差派祂兒子主耶穌降世為人,上十字架替人贖罪,死後第三天(即西方日曆的第一天、中國日曆的第七天)復活。為紀念復活的日子,就將這一天定為星期天,教會稱之為主日,中國人或稱禮拜天。 3.關於西元前後的由來 人類誕生後,一年又一年...

「祝福」與「賜福」不是一回事

也許你已習慣對人說: 「願上帝祝福你」「願主耶穌祝福你」 。雖然這樣的說法習以為常已很順暢了,但這卻是不正確的說法。「祝福」只用於人對人的祝願,「祝」有代求之意,即祈願他人蒙福;而「賜福」則用於上帝對人的恩待,「賜」有自上而下之意,即降下不欠我們、我們也不配得的福分,所以正確的說法應是:「願上帝賜福你!」 雖然人的「祝福」和上帝的「賜福」在希伯來文和英文中是同一個字,但它是在不同情境下使用的,所以中文聖經用「賜福」和「祝福」兩個詞將其中不同的含義準確地區分開來。 在中文聖經中,「賜福」共出現107處,「祝福」共出現103處。「祝福」一詞用於人(如祭司、君王、父親、百姓、弟兄姊妹等)對人的祝願,而聖經從頭到尾沒有「上帝祝福」的說法。 不妨打開聖經第一卷書創世記,其中就有很多例句,諸如上帝向自己揀選的僕人亞伯蘭說: 「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創世記12:3) 撒冷王麥基洗德 「為亞伯蘭祝福,說:『願天地的主、至高的上帝賜福與亞伯蘭!』」(創世記14:19) 亞伯蘭的孫子雅各, 「就上前與父親親嘴。他父親一聞他衣服上的香氣,就給他祝福,說:我兒的香氣如同耶和華賜福之田地的香氣一樣。」(創世記27:27) 此外,其他書卷中還有: 「我奉命祝福;上帝也曾賜福,此事我不能翻轉。」(民數記23:20) 耶和華曉諭摩西說: 「你告訴亞倫和他兒子說:你們要這樣為以色列人祝福,說:『願耶和華賜福給你,保護你。願耶和華使祂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願耶和華向你仰臉,賜你平安。』他們要如此奉我的名為以色列人祝福;我也要賜福給他們。」(民數記6:22-27)「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馬太福音25:34) 也許有人會問:主耶穌在世上行五餅二魚神蹟時,怎麼是 「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馬太福音14:19)祂還「抱著小孩子,給他們按手,為他們祝福。」(馬可福音10:16) 那是主耶穌在世時以「人子」的身分承擔救贖世人的工作。祂要時刻倚靠聖靈的能力,並尋求天父的旨意與引導,故此祂為眾人「祝福」是祈求父神賜福給他們,這樣的翻譯正是合宜。 總之,祝福是人與人之間相互表達美好心願的方式。祝福表明福不在我這裡,因為我愛你,所以非基督徒對人的祝福是希望人在冥冥中得偶然的運氣; 而基督徒對別人的祝福,卻是把人帶到萬福之源頭──上帝那裡,祈願上帝在祂施恩的寶座上,賜...

分離教育的三個層面

神在創造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後,吩咐他們要生養眾多。在生兒育女的事上,神特別強調:「人要離開父母。」(可10:7;太19:5;弗5:31)這個離開,意為獨立。從短暫的人生來看,從生到活到死,其實包含著人與父母三次大的分離: 第一次分離,是離開母腹; 第二次分離,是離開家庭; 第三次分離,是離開世上。第一次分離是喜,值得慶賀; 第二次分離是難,必須獨立; 第三次分離是悲,誰都無能為力。 就人生的第二次分離來說,神賦予父母的一份天職就是要認真對兒女進行分離教育。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 在希臘原文裡面, 「教養」一詞是現在式的主動祈使語氣,孩子不會自動長成神所要求的樣式,他們不會懂得好好教養自己。 因為「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箴22:15) 神從沒有讓孩子自生自長的意思。 祂賜給孩子有父母,將兒女作為特別的福分交託父母管理,是要父母們積極地塑造孩子,成為神心目中希望的樣式。父母教養孩子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在分離教育的三大層面盡心盡責: 第一層面:信仰確立 很多時候,我們作父母的,只重視兒女的知識教育,而不看重他們的信仰教育。認識主耶穌是關乎孩子的永生問題,不要認為信仰可有可無。分離教育最智慧的辦法,就是自己先要敞開頑梗封閉的心,願意去認識耶穌,再幫孩子搭一個天梯,引導孩子認識神。從某種意義上說,兒女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詩127:3) 父母只是兒女的管理者(Manager),而不是擁有者(Owner)。父母在兒女離開家庭之前首先是要把他們帶到教會,帶到神面前,解決他們人生的根本問題,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樹立。 神締造了人類、婚姻、生育,不是無緣無故、無意義的事,是有其崇高的目的。 神說:「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人,是我為自己的榮耀創造的,是我所做成,所造作的。」(賽43:7)「是我為自己所造的,好述說我的美德。」(賽43:21)「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腓2:15-16) 父母自己以及養兒育女都不能離開榮耀神的宗旨。 第二層面:屬靈品性 獨立前的孩子是人生相對最弱、成長最關鍵的時期。成長包括三大方面:體能發展、認知能力和社會情感。 聖經中提到:「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祂的心,都一齊增長。」(路2:52) 指的就是這三個方面的一齊成長。 基督教信仰的根基...

為兒女守望禱告

我們的兒女所面對的試探是歷世歷代所沒有遇見的。這是一個物質極為豐富的世代,也是人心極為虛空的世代,年輕的一代沉迷在電腦、網路、遊戲中,價值觀已被世界的潮流所引導。因此做一個為兒女守望、禱告的父母,就顯得極為重要。 「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彼前4:7)「夜間,每逢交更的時候要起來呼喊,在主面前傾心如水。你的孩童在各市口上受餓發昏;你要為他們的性命向主舉手禱告。」(哀2:19) 因為他們的心靈飢餓,不得飽足! 1) 為父的心當轉向兒女 這是一個受了極大咒詛的世代!家庭破裂、罪惡氾濫、不講親情、缺乏憐憫,黑白顛倒、是非不分,林林總總、應有盡有。遍地所以受咒詛,說到底源於人性的罪,但表現是多方面的。 家是魔鬼撒但攻擊的重點,而家中出現問題,很多時候與父親脫不了關係,因為父親的心沒有轉向兒女! 所以聖經上說:「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瑪4:6) 不是說母親沒有問題,但相對於父親來說,母親普遍更關心兒女,花更多的時間、精力、愛心在兒女的身上,而父親卻不是這樣。當父親未能盡職時,有父親,好像沒有父親,於是咒詛便臨到家裡: 「我們是無父的孤兒;我們的母親好像寡婦。」(哀5:3) 許多父親以為只要賺錢養家,自己就是盡職的父親了。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不少「好」父親的失敗也就是在這裡!賺錢養家固然重要,但這只是最基本的事,還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父親的心轉向兒女」!當父親把最基本的事當作最重要的事來做時,而忽略了教養兒女、陪伴兒女、關愛兒女,咒詛就這樣臨到了!當父親都普遍不盡職的時候,這個社會的問題就來了!男而不男,女而不女,這就是今天社會的寫照。沒有咒詛,那才是怪事! 今天我們這些為父者不得不捫心自問:我們的心在哪裡?真的在兒女身上嗎?還是在忙碌於工作的藉口中?是在酒桌上、在交際場所中?在追名逐利中?在女色裡?沉迷於網路的污穢?或是自己的玩耍喜好中?手機一刻不在手邊,就惶惶不可終日,兒女的事長期不管,依然照樣安然度日?我們的兒女能說,我們的心轉向了他們嗎?難道他們要當面見證我們的不是? 主啊,救我們這些為父的脫離這淫亂世代的咒詛!開我們這些父親們的眼睛,好叫我們能將心轉向我們的兒女們! 2)孩子的路當行在正道 華人兒女教養的陷阱是「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多少「虎媽」「狼爸」唯恐自己的孩子哪些方面有欠缺,比不上別人,還沒...

孩子的第一個牧師必須是父母親

設立家庭祭壇 有 一 天,一位好友突然來電話,口氣滿了傷心與無奈,當然還有焦急與氣惱。問及發生何事,她說:「兒子剛過完18歲生日,中學還沒畢業,忽然不辭而別,離家出走了。我實在想不通,孩子怎麼會這樣。他從小也是在教會長大的。」 「是的,親愛的姊妹。孩子是在教會長大的,卻沒有在基督裡長大。」我說。 「妳是什麼意思?」好友著急地接話。 「教會是許多人在一起敬拜神,信仰卻是孩子個人與主基督的關係。我知道,妳孩子小的時候在中國,妳在教會可謂是夜以繼日地服事:接送弟兄姊妹啊,做飯啊,有時候還帶查經。那麼,我請問妳,孩子從幼兒園到現在,妳在家裡有多少時間單獨和孩子讀聖經、禱告和團契?」 好友無語了。也就是說在家裡幾乎沒有信仰生活。 孩子從小上教會固然極其重要,但重生與得救後生命的成長卻是極其個人化的。真正的基督徒是基督與人建立個人的關係,這意味著任何個人的信仰必須單獨和耶穌緊密相連。孩子怎樣才與耶穌關係密切呢?家長是關鍵。 孩子的第一個牧師必須是父母親,第一個教會必須是家庭。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首先認識的是父母,他們看到的是父母親在家庭裡的生活。在孩子長大過程中,父母親教孩子自己學會洗臉、刷牙。那麼,讀聖經和禱告是不是也要教導孩子呢?孩子在成長中,是否熟練地學習到了自己聽神的話語和向神禱告的生活方式呢? 神藉著摩西吩咐祂的子民:「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申6:4-9) 耶和華神是獨一的真神,配得我們所有的時間精力去尋求和敬拜。可是,做父母的從早到晚在家談論的是甚麼呢?孩子們在家庭中是否一直聽到父母親在談論靈修心得和禱告的聲音呢?父母親人生中經歷的甜酸苦辣中,是否能讓孩子看見榮耀真理的彰顯?我們真的確定孩子對福音的內涵是清楚的嗎? 父母親不要將撫養孩子的責任完全推給牧師和教會的弟兄姊妹,撫養孩子身體和靈性是父母親的責任。 美國建立初期到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基督徒家庭幾乎都有家庭敬拜。蘇珊娜•衛斯理(Susanna Wesley)就是典型的好母親榜樣。她的丈夫是位牧師,常年外出探訪和佈道,留下妻子一人在家裡。做母親的悉心教養兒女,要求孩子們每日讀一章聖經,每天帶孩子們...

教育兒女不與世俗作朋友

聖經中神警告我們:「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嗎?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了。」(雅4:4) 世俗通常指這世界上的人與事,世界或世人為甚麼等同於世俗,因為撒但是「這世界的神」(林後4:4)、「這世界的王」(約12:31),世界是撒但臨時掌權的地方。撒但從亞當和夏娃的手中騙得了神當初賜給他們的世界管理權,用罪的豔美來控制每個人的致命弱點,滿足人的罪性欲望,從而使人在罪中享樂,與神為敵。所以不認識神的人就會在「撒但的網羅」中(參提後2:26),「臥在那惡者手下」(約壹5:19)。我們信了主的人又如何?雖有神的保守,但是我們常常不抓住神,逃避神,從而成為撒但的俘虜。撒但俘擄人,甚至從人幼小的時候就開始利用人的罪性欲望,來滿足人的自私自我。 如今,美國的一些幼稚園裡,竟然有同性戀平等、性別混亂方式的灌輸和洗腦。孩子從小就能在電視和電子產品中接觸很多不純不良不美的資訊,善惡錯亂,再大一些就有在性別和性、物質享受和攀比等方面,一步步走向歪門邪道。作為基督徒父母,千萬要重視和警醒起來,不能片面地只抓孩子的身體和學習。教養兒女的最重要方面,就是自小培養他們有一個正確的分別善惡的意識行為,引領他們不要樂於跟潮流,與世俗做朋友。否則等他們長大後,要改正自己,就會難而又難,就如樹大之後,歪了的樹幹就很難修正。 所以,父母如何教養兒女不與世俗為友,至少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 第一,不以世界為自己的人生參照,在孩子小時候,應該讓他們知道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是和別人不一樣的。 孩子成長過程中,很期望得到同伴關注,很想得到別人的接納而贏得朋友,所以很容易跟潮流學別人的樣式。有些孩子在與人攀比中自卑自怨,甚至抱怨父母不滿足他們的想法要求,不喜歡父母對他們的限制,因而逆反父母。 父母要認真地從小帶他們去教會,讓孩子在教會的環境中與同伴互動,接受適合兒童的聖經教育,讓他們從心裡去愛和敬畏神,不敢做那些神不喜歡的事。孩子們比大人單純,聽懂多少就容易去遵行。 當然,教會的薰陶還不夠,父母也要在家中,根據性別和年齡,選擇適合他們的靈修讀物,陪他們每天一起靈修。在靈修中,用聖經的道理幫助孩子知道自己與別人的不一樣。 神造人不是用一個模具,像工廠出產一樣,長得都一個樣子。每個人都是神所寶貴的,在父母遺傳中,有特別的基因、長相、恩賜等,就如手指紋都各不相同。所以,我們要承認人與人的差別性,不要簡單...